“干熱天”和“濕熱天”怎樣防中暑?
專家支招:內外兼顧 防曬為主
近日,大范圍高溫天氣席卷我國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多地發(fā)出高溫橙色、黃色預警,部分地區(qū)已突破了同期歷史最高氣溫。高溫會影響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水鹽代謝、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一旦超出機體負荷,將會引發(fā)中暑等疾病,嚴重時或可致死。對此,疾控專家提醒,全國高溫中暑及死亡主要發(fā)生在七八兩月。高溫天氣下,如果你感到頭暈、眼花、頭痛、惡心、胸悶、煩躁等癥狀,就要當心是否中暑了。
中暑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高溫、高輻射,也就是俗稱的“干熱天”;另一種是高溫、高濕度,即常見的“濕熱天”,人體不能正常排汗,皮膚血流量增加導致中暑。那么在不同的高溫天氣下,如何正確防中暑?專家提醒,防中暑要內外兼顧兩手抓,堅持硬核防曬為主、預防措施為輔。日常牢記以下4個小妙招:
穿戴要清涼。夏日的穿戴應注意以隔熱防曬、通風透氣為原則。戴涼帽、使用遮陽傘、穿著淺色輕便的衣服,外出時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某些特殊作業(yè)人群長期從事高溫勞動,應選用輕便、防熱輻射、便于通風、透氣、排汗的鞋襪等。不易遮蓋裸露的面頸部、上臂和小腿部,需要涂抹防曬霜。
飲食飲水有講究。夏季高溫,人體水分揮發(fā)較多,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fā)被帶走,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衡。建議高溫天氣喝白開水時加些鹽或喝鹽茶水,補充體內失去的鹽分,達到防暑的功效。食物方面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需要注意的是,大量吃冷飲并不能很好地解暑,反而更容易中暑,這是因為人體局部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
解暑藥品提前備。藿香正氣水、丸、膠囊等有降暑解毒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藥之一。此外,夏季防暑常用藥還有人丹,其清熱解暑功效可以緩解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等癥狀。或可用金銀花、野菊花、淡竹葉、白茅根、薄荷葉等單味中草藥,用水煎服。
保證充足的睡眠。高溫天氣體力消耗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休息,有助預防中暑。但睡覺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出風口和電風扇邊,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記者 王江黎)
責任編輯:崔景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