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首頁 > 文化旅游

網絡名人打卡金秋西安:感受城市文化魅力
2024年10月29日 16:53 中新網陜西

  10月28日,由中共西安市委網信辦主辦,知乎陜西承辦的點贊“潮”西安文化溯源特別活動順利舉辦。這也是點贊“潮”西安網絡名人城市打卡第二期線下行。

  本次活動邀請中央和省市網絡媒體記者、知乎影響力創(chuàng)作者代表、市民代表等30余人組成城市打卡團,走進秋日里的西安古觀音禪寺和陜西考古博物館開展文化知識交流,共同感受西安城市文化魅力。

  一入秋,西安就成了長安。終南山下的古觀音禪寺便是賞秋打卡的好去處,滿地金黃,灑落一地的銀杏葉就像金黃的地毯,別有一番韻味。在古寺講解員的帶領下,打卡團行至高臺共同觀賞那棵令無數(shù)人魂牽夢縈的千年銀杏。一千四百年的光陰流轉,古寺古樹古風猶存,落滿黃葉的石桌石椅,屋檐下靜掛的清脆銅鈴,仿佛千年前亦是如此從未變過。

  知乎頭部答主紅護感慨道:百聞不如一見,今天終于見到這棵傲立千年的古銀杏樹真容,瞧這一地金黃,極致的燦爛,宛如歷史的回響。伴著清幽的寺院梵音,這種喧鬧和寧靜的極致交融,不禁讓人生出流光易逝的感嘆。

  打卡團來到了古觀音禪寺觀堂民俗二樓展開文化知識交流。知乎影響力創(chuàng)作者代表皮耶霍以“一座城市的年輪是什么”為題,對城市發(fā)展與文脈傳承的關系做了詳細而又深入的解析,誠如他分享所言:遍布于長安的那些或參天或古樸或蒼虬的古樹,記錄了城市歷史的演替變遷,見證了幾代人的成長的“會呼吸的文物”,才是鐫刻在長安城最深處的年輪。歷史文脈沉淀在人心中,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這便是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

  西安地標“長安塔”命名人、新浪知名歷史博主漢唐三三與大家分享了長安中軸的地標文化,她提到:唐長安城中軸線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形成具有強烈標志性、儀式性的都城中心區(qū)域,在城市規(guī)劃營造中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向南而治、君臨天下的理念,這條整體城市布局的“主軸”凝結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禮儀秩序。西安交通大學李同學說道:今天聽完漢唐三三老師的講解,不僅領略到了長安都城規(guī)劃布局的精髓,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脈傳承的意義。每一處城市地標背后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它們不僅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也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幫助我們去尋根溯源,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

  近年來,西安城市規(guī)劃和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為城市更新的拓展提供了愈加多樣的可能。諸如易俗社文化街區(qū)、長安樂·一帶一路文化藝術中心和陜西考古博物館等等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新地標,吸引了許多市民和游客前去打卡體驗。預計年底開業(yè)的西安CCBD,作為西安曲江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成為城市的又一新地標,為西安打造一個文化和科技完美融合的城市更新典范。在分享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城市更新代表華潤置地以一曲悠揚的古琴曲表達了對西安未來的展望。

  下午,打卡團一行又前往陜西考古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作為我國首家考古專題類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陜西考古的輝煌成果。華商網記者趙旭表示:當我看到考古的歷程和修復過程的圖片,能夠感受到考古工作者努力賦予這些古人類遺跡以新的生命,他們讓歷史的軌跡綿延,讓文明延續(xù)的渴望在文物的碎片上劃下深深的刻痕,這些發(fā)掘修復的文物將歷史與現(xiàn)代鏈接起來。這是一場與歷史、與文化、與自然的親密接觸,這一趟增長了不少見識。

  據(jù)悉,此次點贊潮西安社交平臺活動自7月份啟動以來,聚焦“煥新西安”“心動西安”“共鳴西安”等多個話題,邀請近百名短視頻、知乎達人共創(chuàng)共答,吸引網友市民積極參與。

責任編輯:王雨蜻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 群眾新聞網 西部網 西安日報 華商網 西西新聞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